Copyright ©南京瑞合汇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2003-2021 bjp321.com All Rights Reserved 律师支持:北京易欧阳光律师事务所
版权所有:南京瑞合汇信息技术有限公司
新春佳节将至,保健品市场又开始活跃起来,一些不法经营者也趁机混水摸鱼坑骗消费者。芝罘工商分局昨天发布了春节保健品消费警示,向消费者披露保健品市场几种非法
营销的主要方式,以帮助消费者更好地维护自己的权益。
伪造虚假批号,伪造生产企业
按照目前有关法律规定,具有保健功能的食品应由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审批,批准文号应为:国食健字G××××××××,可市场上相当一部分是普通食品和消字号产品,不是保健食品,根本没有保健功能。甚至有的产品批准文号并不真实,凭空捏造虚假的批号,连生产的企业名称、地址通通都是假的,出了问题经销商一跑了之。
去年“十一”和中秋节期间,芝罘工商分局就查出过一批保健品,产品批号、出厂日期、有效期或残缺不全、或难以辨认。在此,芝罘工商提醒消费者,购买保健食品时,可先通过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网站进行查询,辨别一下真伪。
捏造虚假功能,夸大产品功效
市民刘先生今年70多岁了,心脏不太好,晚上常常睡不着觉。去年11月,经人介绍,刘先生来到芝罘区某保健品店挑选保健品。经销商推荐了一种保健品,称可以治疗刘先生的心脏病,治愈率达到99%。刘先生很快动了心,花了1000元购买了两大盒回家。用了一个月,一点效果也没有,刘先生要求退货,但经销商却变了脸,要求老人提供保健品无效的证据,否则就不予退货。最后经消协调解,总算是退了款。
近年来,市场上一些经营保健产品的企业,大肆宣传其所销售的保健品具有某某功能,而监管部门从未批准过相关功能的保健品。还有一些企业在宣传中擅自为自己的产品“增加”保健功能,甚至可以包治百病,比药品还有效。针对这种情况,消费者一定要清醒,保健品有保健功效,绝不是药品,更不可能包治百病。对商家的一些宣传,可向其索要省级有关部门核发的广告用语审批表,查看一下核准的范围是什么。
免费礼品、讲座有玄机
近日,市民曲女士向本报反映,听免费讲座上当了。曲女士60多岁,身体患有高血压、高血脂等老年常见疾病。2010年12月份,经朋友介绍,她听了一场保健知识讲座。举办方介绍,某保健产品对老年人降血脂、降血压、增加体力、提高免疫力等有奇效,曲女士花2000元购买了12盒,服用一段时间后,却出现头痛、恶心、浑身无力等症状。当曲女士与厂家联系时,发现电话无人接听,公司地址更是无处可寻,这才发觉上当。后来,曲女士反映到当地工商所,由于不能提供消费凭证,也不知销售者的公司名称及经营地址,工商部门也爱莫能助。
芝罘工商分局介绍,保健品行业的暴利已是公开的秘密,目前,不少企业会向老年人发放宣传单和小广告,并以赠品、送礼品、上门联络感情等手段拉拢消费者;一些保健食品企业还会开展义诊咨询、健康教育讲座等活动,通过一些所谓的“专家”,进行保健品的宣传推广。这些做法根本目的,就是诱导消费者购买保健品,从中谋取利润。一旦消费者事后,因为价格问题想要退货,则会因为缺乏相应的依据,无法解决。
添加客服微信
为您精准推荐